10月17日,我院在白云校区一训208成功举办第十五届“挑战杯”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以下简称“小挑”)院选拔赛。车辆工程专业负责人孔春玉副教授、实验实训与创新中心副主任秦太兴老师、新能源汽车工程专业专任教师葛鑫副教授担任比赛评委,学院团委书记杨馥莉列席会议。
此次赛事共14支队伍同台竞技,项目覆盖科技创新和未来产业、乡村振兴和农业农村现代化、社会治理和公共服务等多个赛道,所有项目均紧扣社会需求与行业热点,汇报逻辑清晰、数据扎实,尽显团队专业功底与市场洞察力。
评审严格遵循“客观、公平、公正”原则,从项目创新意义、实践过程、社会价值、发展前景、团队协作与展示五大维度评分,以三位评委评分平均值作为最终成绩,确保赛事专业性与公平性。评委老师针对项目技术细节、市场前景、落地可行性等关键问题逐一提问,既肯定团队的创新亮点与实践价值,也从专业角度提出针对性优化建议,为项目后续完善与发展注入宝贵思路,现场交流氛围热烈而深入。

经过评委评审打分,最终8支在项目创新性、落地可行性、社会价值等方面表现突出的队伍拟推荐到校赛。它们将带着院赛经验与评委建议,进一步打磨项目,代表汽车与交通工程学院征战校赛,展现学院科创实力。具体名单如下:
1.《高比能量宽温域固态电池产业化》;
2.《负氧鲜材——新型保鲜材料打造乡村振兴新业态》;
3.《智源调度EOS》;
4.《领航“动力心脏”——新能源汽车电池包多功能复合材料协同优化设计》;
5.《硫芯固能——以半固态锂硫电池为核心的电力储能系统》;
6.《“能源堡垒”户外便携式多功能充电坞》;
7.《磷动新农——高能量密度无人机电池电芯研发》;
8.《热盾防护——基于多孔陶瓷的新型电池包热失控防护》。
此次比赛为参赛学子提供“以赛促学、以赛促练”平台,通过项目筹备、现场汇报、评委与参赛选手交流,学生的科研思维、表达能力、团队协作能力得到全方位提升。挖掘优秀的科研人才,为学院后续产学融合、科研成果落地转化埋下伏笔,进一步强化了学院在新能源汽车、智能交通等领域的学科特色,为学科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