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研究方向: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系统、电池管理系统、整车控制器、精密反求工程
办公邮箱:uhui@gpnu.edu.cn
个人简介:
许铀,广东技术师范大学汽车与交通工程学院教授,硕士生导师。主要从事新能源汽车关键技术研究、整车电力电子系统研发、精密反求装备研发。近年来,主持广州市重点科技计划项目1项、广东省教育厅项目1项、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1项,广东省重点实验室研发项目1项、负责广东省科技厅重大专项子课题项目1项、广州市重点科技计划项目子课题1项、无锡市重点科技攻关项目子课题1项,获得广东省科技进步三等奖1项,东莞市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广东省机械工业科学技术二等奖1项,参与省级技术攻关项目1项,市级重大项目1项,发表国内外学术论文超25篇,其中三大索引收录15篇,已获国家发明专利5件、实用新型专利3件,软件著作权6件。
教育背景:中山大学博士学位,中山大学博士后。
主讲课程:整车集成控制系统,汽车能源控制技术,无人驾驶技术,智能汽车图像处理技术。
代表性科研平台:
1.2018年广州市重点实验室“广州市新能源汽车电源系统热安全技术重点实验室”,建设单位:广东技术师范大学
2..2018年广东省教育厅普通高校创新团队“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系统安全创新团队”,建设单位:广东技术师范大学
代表性科研项目:
1、2025/01-2027/12,面向模块化、多层面安全防控的新型储能电池管理系统关键技术研究及产业化应用,广州市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025B03J0020),100万,项目子课题负责人。
2、2024/07-2027/06,高稳定、高安全的智能网联车用动力电池无线管理系统研发,无锡市“太湖之光”科技攻关项目(G20242022),50万,子项目主持人.
3、2024/01-2024/12,EAM企业制造资源管理软件开发,企业委托横向课题,9万元,项目主持人。
4、2023/01-2024/12,面向道路交通的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系统安全监控技术研发及应用,广东技术师范大学校级博士点建设单位科研能力提升项目(22GPNUZDJS43),20万,项目主持人
5、2023/04-2026/03,面向多层面安全防控的城市电动自行车高性能电池技术研发与应用,广州市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023B03J0002),50万,项目主持人
6、2016/01-2019/01,轻量化、高安全性的结构化动力电池系统的研发与产业化(2015B010135006),广东省科技厅重大专项,500万元,排名第二,子课题负责人。
7、2018/05-2021/04,面向位置精度分布的多关节机器人构型优化研究及应用(2018A030313753),广东省科技厅基础与应用基础研究面上项目,10万元,项目主持人。
8、2020/06-2021/05,基于“机、电、热”多参数模型的三元电池性能评价(202005004),广东省智能交通系统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课题,5万元,项目主持人。
9、2016/01-2017/12,基于内阻特性的电动汽车锂离子电池组一致性评价及充放电策略研究(2015KQNCX085),广东省教育厅青年创新人才培育项目,4.4万元,项目主持人。
10、2015/02-2015/07,管柱型电池包安全分析及固定系统开发,企业委托横向课题,20万元,项目主持人。
11、2018/12-2019/06,新能源汽车整车控制触控状态显示技术研发,企业委托横向课题,30万元,项目主持人。
代表性科研成果:
1. 高能量密度、高可靠性、长寿命的电动汽车电池组开发与产业化,2017年广东省科学技术进步奖(省级,三等奖)
2. 具备强化散热功能的高性能电动汽车电池组开发与产业化,2016年东莞市科学技术进步奖(市级,二等奖)
3. 面向能量优化的新能源汽车电源系统设计与开发,2020年广东省机械工业科学技术奖(省机械工程学会,二等奖)
代表性论文:
[1].You Xu, Hongxian Liu, Zhenxing Zheng, et al.Comprehensive Performance Evaluation Strategy for Power Battery System based on Dynamic Weight. Journal of Electrochemical Energy Conversion and Storage,2024,21:011007.(SCI)
[2].Xu You, Qiang Wu, Limin Yu, et al.Voltage Prediction in Transient Connection for Power Battery Modules: Experimental Results.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Control, Automation, and Systems, 2022,20(9),2092-2914.(SCI)
[3].Xu You, Zong Zhijian, Gao Qun. Position Uncertainty Distribution for Articulated Arm Coordinate Measuring Machine Based on Simplified Definite Integration. Measurement Science and Technology, 2018,29,075012.(SCI)
[4].Xu You, Yu Limin, Gao Qun, et al.Lithium Iron Phosphate Battery Combination Method of Electric Vehicle Based on Capacity Maximization.Basic & Clinical Pharmacology & Toxicology,2018,122(S2):55.(SCI)
[5].Xu You, Li Jiehao, Gao Qun, et al. Paralleling Voltage Oscillation Forecast Method of Energy Device Based on Hysteresis Curve Eauation. The Journal of Engineering ,2018:9203.(SCI,EI)
[6].Xu You, Li Jiehao, Xu Wei, et al. State of charge evaluation of power battery pack through multi-parameter optimization. Journal of Electrochemical Energy Conversion and Storage,2021,18:031014.(SCI)
[7].Xu You, Wu Jing, Xu Wei, et al. Performance matrix analysis method of power battery system based on multi-parameters’ model. Journal of Electrochemical Energy Conversion and Storage,2021,18:020902.(SCI)
[8]. 许铀,高群*.基于光栅编码器的柔性测量臂位置精度研究.仪器仪表学报.2017,38(2),336~342.(EI)
[9]. 许铀,高群*,于丽敏等.基于偏置正交测量臂逆解算法的构型位置精度预测研究.仪器仪表学报.2019,40(6),111~121.(EI)
[10]. 高群,许铀*,于丽敏,徐伟,郑振兴.基于测量构型周期性特性的多关节测量系统残差修正方法.仪器仪表学报.2018,39(5),24~32.(EI)
[11]. 许铀,于丽敏,高群,等.基于电量最大化汽车动力电池的优化组合.电源技术.2019,43(1):91-94.
[12]. 许铀,熊会元*,宗志坚,高群.基于测量臂构型的单点残差修正方法.仪器仪表学报.2011,32(4),775~780.(EI)
[13]. 许铀,杨勇.基于电池内阻特性的电动汽车放电模式研究.电源技术.2016,40(6):1180-1184.
[14]. 许铀,宗志坚*,高群,罗笑南.一种电动汽车锂离子动力电池组一致性评估及维护方法. 中山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4,53(5),25~28.
[15]. 许铀,熊会元*,宗志坚.一种结构光系统误差补偿方法.中山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49(4),19~23.
[16] 许铀,宗志坚,谭晓军.一种基于内阻的电动汽车变电流充电方式.电源技术.2015,39(12):2623-2625.
[17]. 许铀,李杰浩.基于变换映射的多关节机器人工作空间分析方法.科技创新导报.中国宇宙出版社.2015,(15):87-88.
[18]. 许铀.一种基于方程组误差项求解工程上标定问题的方法.广东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15,36(5):10-12.
[19]. 李杰浩,许铀*,郑泽鑫,苏嘉.一种分布式小型电动车构建方法. 广东技术师范学院.2015.36(8):21-26.
[20]. 李杰浩, 许铀*,郑泽鑫,田桂荣,叶苪杏.一种多级阻抗复合型消声器的优化方法.科技创新导报.宇宙出版社.2015,(11):1-3.
[21]. Xiong Huiyuan*, Xu You, Zong Zhijian. Accurate extrinsic calibration method of a line structured-light sensor based on standard ball. IET IMAGE Proceeding, 2011, 5:368-374.(SCI)
[22].Xiong Huiyuan*, Xu You, Zong Zhijian,Gao Qun. The multi-joint measuring arm’s error compensation method based on the pose configurations. Applied Mechanics and Materials.2012.752-755.
[23]. 熊会元*,宗志坚,许铀.线结构光视觉传感器直接标定方法.传感器与微系统.2009,28(3):38-41.
[24].何斌成,许铀*,李梓立,李杰浩.纯电动汽车电池包关键技术及优化方法.科技创新导报.2016,16:38-40.
[25].许铀. 阈值去噪法在线结构光参数标定中的应用.广东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16,37(5):27-30.
[26] 徐伟,周显松,许铀,等.基于SP+模型的三元锂离子电池基本反应模型参数修正研究[J].黑龙江科学,2024,15(04):94-98.
主要授权发明专利:
专利类(发明/实用新型)
1.许铀.基于蜂窝状结构化的方形电池包.2024.04.16.中国,201711396226.8,授权号:108110152 .(发明专利) 证书号:6913619 .
2.许铀.一种六边形蜂窝结构的单体电池.2024.04.19.中国,201711397381.1 ,授权号:108091801 .(发明专利) 证书号:6919370 .
3.许铀.一种动力电池电极密封装置.2022.07.12.中国,202011266279X,授权号:112490548.(发明专利) 证书号:5303315.
4.许铀.一种新能源汽车电池包散热装置.2021.09.03.中国,2020112681856,授权号:112259828.(发明专利) 证书号:4654880.
5.许铀.一种新能源汽车电池组防护装置.2021.10.22.中国,2020112682204,授权号:112234283.(发明专利) 证书号:4744584.
6.许铀,谭晓军,尹鸿章.一种用于软包电池振动实验的固定夹具.2021.06.22.中国,2020225066263,授权公告号:213498786(实用新型专利)证书号:13489050.
7.许铀,徐伟,黎建钊,谭晓婷,范文进,赵海星.一种面向圆柱形电池振动实验的固定夹具.2021.10.22.中国,202022760202X,授权公告号:214445679(实用新型专利)证书号:14420692.
软件著作权类
1.许铀,周伟新,黄超.基于管柱型电池包的电动汽车整车信息显示程序,2016SR368125,计算机软件著作权,2016.12.12.证书号:1546741.
2.广东技术师范学院,许铀,李梓立,黄超.基于ZigBee的电动汽车温度信息无线传输程序,2017SR624547,计算机软件著作权,2017.11.14.证书号:2209831.
3.广东技术师范大学,许铀,高群,于丽敏,徐伟.基于几何解析混合法的4关节正交机器人逆解软件系统,2019SR1131982,计算机软件著作权,2019.11.08.证书号:4552739.
4.广东技术师范大学,许铀,徐伟,高群,于丽敏.基于STM32的新能源汽车整车控制器教学软件,2019SR1302854,计算机软件著作权,2019.12.06.证书号:4723611.
5.广东技术师范大学,许铀,高福荣,徐伟.面向实时通讯的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信息采集软件,2020R11S0239702,计算机软件著作权,2020.03.30.证书号:5317782.
6.许铀,姚锦祥,周显松,周开晴,罗郁金.基于多项式模型的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剩余电量评估软件,2022SR0271451,计算机软件著作权,2022.02.24.证书号:9225650.
7.许铀,姚锦祥,肖日光,陈厚铭,林友润.基于SP+模型的三元锂离子电池基本反应模型参数修正软件,2024SR0606592,计算机软件著作权,2024.05.07.证书号:13010465.
8.许铀,姚锦祥,肖日光,温嘉正,杨诗晴.基于SP+的三元锂离子电池充电安全边界预测软件,2024SR0642091,计算机软件著作权,2024.05.07.证书号:13045964.
其他成果:
1.许铀, 于丽敏, 伍强,等. 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技术,哈尔滨工业大学出版社,21.5万字,2018年,(9787560374529).
2.许铀,魏亮亮,刘鲁新,等.电池管理系统(BMS)设计与制造技术,机械工业出版社,27.6万字,2023年,9787111738596.
3.2021.12“一体三融合,四进五产出”汽车类专业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与实践 第十届广东省高等教育教学成果奖二等奖.
4.2021.05“三维融合,四进五出”的汽车类专业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校级教学成果奖一等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