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白皮书

交通运输

发布日期:2022年09月06日 17:42    点击次数:


交通运输专业白皮书

 

一、专业基本信息

(一)专业定位

交通运输专业属于自然科学-工程科学领域,是主要研究交通运输系统中由产生交通运输需求的主体、载运工具、交通运输基础设施和控制系统等构成要素及其相互作用关系的科学;涉及交通基础设施的设计施工与防护、交通运输规划与运营管理、交通信息工程及控制、载运工具的运用与维修、交通安全与环境、综合运输与物流管理等方面。

本专业以国家建设交通强国为目标导向,立足“一带一路”和粤港澳大湾区发展战略对交通运输领域人才的旺盛需求,以智能交通和车联网为重点培养方向,培养适应未来智能交通行业的发展的高素质应用型技术人才。

(二)培养目标

本专业立足广东省及粤港澳大湾区交通发展需要,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培养具有良好的职业素质和科学文化素养,掌握必备的交通运输理论知识,具备进行城市交通规划与设计、交通运输组织与管理、智能交通系统设计与应用等能力,能够在交通运输管理、智能交通技术等领域从事技术研发、技术应用及管理等方面工作的应用型人才。

(三)培养规格

交通运输专业修学年限为四年,最低毕业学分161分。满足条件者授予工学学士学位。

通过系统培养,学生毕业时,在素质、知识、能力等方面应达到以下要求:

1 素质要求

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具有高尚的思想道德品质、强烈的社会责任感、深厚的家国情怀、开阔的国际视野、良好的人文与科学素养,以及具备团队合作精神、优秀的职业能力、创新能力及终身学习能力。结合本校办学方针与社会发展需要,学生还应以服务社会为己任,能够使用学科知识服务于交通强国建设,以及“一带一路”和“粤港澳大湾区”发展战略,成为社会主义事业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接班人。

2 知识要求

掌握交通运输所需要的数学、力学、电子、计算机与网络技术等基础知识;掌握智能交通系统、交通管理与控制、交通仿真、交通规划与设计、智能网联汽车技术等专业知识;能够应用数学、自然科学、工程基础知识和专业知识,研究分析和解决交通运输行业的实际工程问题。

3 能力要求

具备较强的外语应用、文字表达、人际沟通能力;掌握科学的思维方法,具备运用现代科学方法和技术设备进行智能交通技术研发、技术应用及管理的基本能力。具备独立获取知识、开拓创新和终身学习的能力,能及时了解交通运输行业科技发展趋势

(四)课程体系

本专业课程体系包括通识教育、专业教育、实践教育、创新创业教育四大模块。

通识教育模块由学校统一开设,包括思想政治类、外语类、体育类,以及自然科学和人文社科类等课程。专业教育模块包括学科基础类、专业核心类必修课程,学生还可根据兴趣选修交通设计技能类、智能交通技术类、技能考证类的一部分课程。实践教育模块为非教学课程,主要考查学生动手解决实际交通问题的能力,包括集中实践类和课外实践等课程。创新创业教育模块包括大学生创新创业基础类、职业生涯与发展规划类等必修课程,学生还可根据兴趣参加各类创新创业类讲座、科技竞赛活动或科研项目等。

学科基础类必修课程包括:高等数学、普通物理、专业概论、交通工程制图、线性代数、概率论与数理统计、工程力学、电子电工技术、C语言程序设计。

专业核心类必修课程包括:交通工程学、运筹学、交通规划、大数据与人工智能方法、交通调查与分析、车载网络技术与智能汽车、智能交通图像处理、道路工程、交通管理与控制。

交通设计技能类课程包括:交通仿真与软件应用、交通设计、工程测量、运输经济学、交通地理信息系统、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组织、交通安全工程、现代物流管理、交通流理论、交通运输组织学等课程。

智能交通技术类课程包括:自动控制原理、汽车构造、汽车电子控制技术、单片机原理与应用、系统工程、Python语言、数据结构与算法、数据库原理及应用等课程。

集中实践类课程包括:交通运输综合课程设计、交通仿真课程设计、交通规划课程设计、交通调查与分析综合实验、工程测量综合实验,以及工程训练、军事技能、专业实习、毕业设计(论文)。

(五)师资队伍

交通运输系现有专业教师14人。其中,具有高级职称教师4人(占比28.57%),具有博士学位教师11人(占比78.57%),具有工程行业教育背景专业教师3人(占比21.43%),具有境外经历教师2人(占比14.29%)。专业教师均具有扎实的专业知识基础和教学、科研能力,能很好地满足专业教学科研及发展需要。

(六)教学条件

本专业具有良好的教学科研设备,建设有集教学、科创、科研、产教融合于一体的广东省智能交通实验教学示范中心,中心下设智能交通实验室、智能网联实验室、交通工程测量实验室、交通仿真实验室等多个专业实验室,总面积约1000平方米,设备总价值1000万元。本专业与广汽乘用车有限公司、广东省振业优控有限公司等知名企业合作建立实习基地,目前拥有校外实践基地15个,产学研合作基地2个,智能网联及新能源汽车产业学院1个。

二、专业相关信息

(一)第二课堂

第二课堂的设置,着眼于学生职业能力、应用实力、发展潜力的锻炼和培养,要求学生参与各类科技竞赛活动、科研活动等。如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挑战杯、互联网+、全国交通科技大赛等竞赛活动,以及加入导师制的“创新班”或教师的科研项目组等,全面提升学生的核心竞争力。

 

1 “挑战杯”广东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

 

 

2学生加入导师制的“创新班”及学院科技社活动

3 学生获奖成果(部分)

 

(二)就业前景

 

序号

就业面向

对应职业岗位

1

交通规划设计院及交通咨询公司

交通设计工程师等

2

交通管理政府部门及事业单位

交通管理岗等

3

智能交通设备研发及制造企业

产品研发与应用工程师

4

交通运输运营企业

运营管理人员等

5

城市公共交通及物流企业

管理、调度、统计分析员等